裁板是板式零部件加工的重要工序,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首道工序,因此對于裁板工序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在裁板生產中,尺寸偏差、板件對角線的偏差、板件鋸口不出現崩邊等是裁板工序控制的主要技術指標。
1、傳統的裁板方式
傳統的裁板方式是在人造板上先裁出毛料,而后裁出凈料的方法。該生產工藝適合于膠合工藝的裁板加工,但增加了毛料加工工序,浪費了原材料。
2、現代的裁板方式
現代板式家具生產中的裁板方式是利用板式家具開料機直接在人造板上裁出精(凈)料,因此裁板鋸的精度和工藝條件等直接影響到家具零部件的精度。

由于裁板的精度要求,在設計裁板圖時第一鋸路需先鋸掉人造板長邊或短邊的邊部5-10mm,以該邊作為精基準,再裁相鄰的某一邊5-10mm,以獲得輔助基準。有了精基準和輔助基準后再確定裁板方法,進行裁板加工。
裁板圖的設計是一個“加工優化”的技術問題,要考慮的問題是:人造板的規格,有紋理圖案的人造板在有些情況下還需注意毛料在幅面上配置的纖維方向;配足零部件的數量及規格;人造板的出材率最高,所剩人造板的余量最小或者盡可能再利用。